2020版《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》
4月15日,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了2020版《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》,其中包括了20种常见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信息。
06胃癌!高危对象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,均系高危对象:60岁以上;中度及重度萎缩性胃炎;慢性胃溃疡;胃息肉;胃黏膜巨大皱褶征;良性疾病术后残胃;胃癌术后残胃(术后6~12个月);幽门螺杆菌感染者;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;恶性贫血;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(FAP)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(HNPCC)家族史。筛查建议年龄>40岁有腹痛、腹胀、反酸、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,并有慢性胃炎、胃黏膜肠上皮化生、胃息肉、残胃、胃巨大皱褶征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,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。 预防建议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,不暴饮暴食;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;减少食用生冷、辛辣、过热、过硬的食物及熏制、腌制等高盐食物;戒烟;少喝或不喝烈性酒;放松心情,合理减压。07前列腺癌!高危对象具有以下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,需提高警惕,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,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。年龄>50岁的男性;年龄>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;年龄>40岁且基线PSA>1 μg/L的男性。筛查建议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,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,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;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,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;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;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。 预防建议避免吸烟、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;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,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,增加蔬菜水果摄入;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,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;日常生活中多饮水、勤解尿,避免憋尿、久坐不动;建议适度体育运动。08甲状腺癌!高危对象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,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: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;由于其他疾病,头颈部进行过放疗;有分化型甲状腺癌(DTC)、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(MEN2型)、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(如Cowden综合征、Carney综合征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)的既往史或家族史(有血缘关系);甲状腺结节>1 cm,且结节生长迅速,半年内增长到1 cm以上;甲状腺结节>1 cm,伴持续性声音嘶哑、发声困难、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,并可排除声带病变(炎症、息肉等);甲状腺结节>1 cm,伴颈部淋巴结肿大;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;RET基因突变。筛查建议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。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。临床颈部体检:20~29岁每2~3年1次,30岁以后每年1次。颈部超声检查:30岁后每年1次(包括甲状腺、颈部、锁骨上)。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(包括甲状腺、颈部、锁骨上)检查,每年1次。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,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。 预防建议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;健康生活,合理饮食,增加运动;合理疏导不良情绪。09淋巴瘤!高危对象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;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;免疫功能低下,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。筛查建议一般人群临床体检,每2~3年1次。高危人群临床体检,每年1次。上述临床体检包括以下项目:(1) 外科体检:浅表淋巴结和肝脏、脾脏触诊;(2) B超检查:浅表淋巴结,肝脏、脾脏和腹腔淋巴结;(3) 血常规检查。 预防建议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;健康生活,加强运动等体育锻炼;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;合理疏导不良情绪。10食管癌!高危对象年龄>40岁,并符合下列任1项危险因素者: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(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、河南、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,尤以磁县为著,在秦岭、大别山、 川北、闽、粤、苏北、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);有上消化道症状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反酸、进食不适等症状;有食管癌家族史;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;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、重度饮酒、超重、喜食烫食、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;患有胃食管反流病(GERD);有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。筛查建议食管癌高危人群:普通内镜检查,每两年1次;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,每年1次内镜检查;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,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。 预防建议不吸烟或戒烟;少量饮酒或不饮酒;合理饮食,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;增强运动,保持健康体重;不食用烫食或饮用烫水。
06
胃癌
!
高危对象
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,均系高危对象:
60岁以上;
中度及重度萎缩性胃炎;
慢性胃溃疡;
胃息肉;
胃黏膜巨大皱褶征;
良性疾病术后残胃;
胃癌术后残胃(术后6~12个月);
幽门螺杆菌感染者;
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;
恶性贫血;
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(FAP)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(HNPCC)家族史。
筛查建议
年龄>40岁有腹痛、腹胀、反酸、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,并有慢性胃炎、胃黏膜肠上皮化生、胃息肉、残胃、胃巨大皱褶征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,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。
预防建议
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,不暴饮暴食;
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;
减少食用生冷、辛辣、过热、过硬的食物及熏制、腌制等高盐食物;
戒烟;
少喝或不喝烈性酒;
放松心情,合理减压。
07
前列腺癌
具有以下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,需提高警惕,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,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。
年龄>50岁的男性;
年龄>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;
年龄>40岁且基线PSA>1 μg/L的男性。
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,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,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;
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,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;
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;
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。
避免吸烟、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;
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,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,增加蔬菜水果摄入;
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,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;
日常生活中多饮水、勤解尿,避免憋尿、久坐不动;
建议适度体育运动。
08
甲状腺癌
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,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:
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;
由于其他疾病,头颈部进行过放疗;
有分化型甲状腺癌(DTC)、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(MEN2型)、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(如Cowden综合征、Carney综合征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)的既往史或家族史(有血缘关系);
甲状腺结节>1 cm,且结节生长迅速,半年内增长到1 cm以上;
甲状腺结节>1 cm,伴持续性声音嘶哑、发声困难、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,并可排除声带病变(炎症、息肉等);
甲状腺结节>1 cm,伴颈部淋巴结肿大;
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;
RET基因突变。
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。
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。临床颈部体检:20~29岁每2~3年1次,30岁以后每年1次。颈部超声检查:30岁后每年1次(包括甲状腺、颈部、锁骨上)。
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(包括甲状腺、颈部、锁骨上)检查,每年1次。
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,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。
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;
健康生活,合理饮食,增加运动;
合理疏导不良情绪。
09
淋巴瘤
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;
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;
免疫功能低下,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。
一般人群临床体检,每2~3年1次。
高危人群临床体检,每年1次。
上述临床体检包括以下项目:
(1) 外科体检:浅表淋巴结和肝脏、脾脏触诊;
(2) B超检查:浅表淋巴结,肝脏、脾脏和腹腔淋巴结;
(3) 血常规检查。
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;
健康生活,加强运动等体育锻炼;
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;
10
食管癌
年龄>40岁,并符合下列任1项危险因素者:
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(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、河南、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,尤以磁县为著,在秦岭、大别山、 川北、闽、粤、苏北、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);
有上消化道症状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反酸、进食不适等症状;
有食管癌家族史;
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;
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、重度饮酒、超重、喜食烫食、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;
患有胃食管反流病(GERD);
有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。
食管癌高危人群:
普通内镜检查,每两年1次;
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,每年1次内镜检查;
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,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。
不吸烟或戒烟;
少量饮酒或不饮酒;
合理饮食,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;
增强运动,保持健康体重;
不食用烫食或饮用烫水。
全国热线:400-803-8379
技术支持:022-23853986
商务合作:18560188525
客服邮箱:48376232@qq.com
在线咨询
公司地址:天津市滨海高新区海泰华科三路1号2号楼11层
邮政编码:300384
官方网站:https://www.51-jiankang.cn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