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 | 年纪轻轻,为什么骨质疏松还会找上门?
来源: | 作者:荐荐康康 | 发布时间: 2021-06-17 | 2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提起骨质疏松,觉得就是老年病,与我们年轻人没有多大关系,其实不然,由于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,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,被称为静悄悄的“流行病”,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全身骨痛症状,多是在发生骨折之后方才知道自己患上了骨质疏松症,又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、“骨骼的隐形杀手”。



骨质疏松症都有哪些表现?


疼痛、驼背、身高降低及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。


疼痛:以腰背部弥漫性疼痛多见,以腰背痛多见,占疼痛患者中的70%~80%。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,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,直立时后伸或久立、久坐时疼痛加剧,弯腰、咳嗽、大便用力时加重。


身长缩短、驼背  多在疼痛后出现;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,尤其第11、12胸椎及第3腰椎,负荷量更大,容易压缩变形,使脊椎前倾,形成驼背,随着年龄增长,骨质疏松加重,驼背曲度加大。


易于发生骨折:以脊柱、手腕和髋部最多见,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。



如何早期预防骨质疏松?


因为骨质疏松症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,极易被忽视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早期评估骨质疏松风险格外重要。


海思普瑞健康风险评估系统,5分钟检测人体八大系统、200多项指标,可以筛查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几十余种疾病。





关于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:


误区一:骨质疏松症与年轻人无关

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年轻时,我们的新骨生成及旧骨流失总体上处于收支平衡状态。但30岁后,随着年龄增长、运动减少、激素水平下降,骨骼的状况很快变成入不敷出,轻微外力就可能引起骨折。如果年轻时期再忽视运动,饮食不均衡,饮食中钙的摄入少,很难达到理想的骨骼峰值,给骨质疏松症症的发生创造机会。因此,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,趁年轻开始,从现在就开始。



误区二:喝大骨汤补钙

有些人认为大骨汤上面一层白花花的东西就是钙质,多喝对骨头好,如果家里有人骨折了,也会让他们喝大骨汤。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,汤里没有多少钙,白花花的东西其实是脂肪,不是钙质,经常喝不仅不能补钙,还会增加肾脏排泄负担。



误区三:吃点钙片补补就好了

每一种营养都不是孤立作用于人体,补钙的同时不能忘记补3种营养,否则吃再多的钙片都没啥效果,相当于“白补”,还有哪3种营养要补呢?


运输员——维生素D


维生素D就像运输员,把身体里的钙带到它应该去的地方,帮助骨骼强化、吸收,促进骨细胞分裂,对于骨骼生长非常重要,另外它将钙的吸收率提升到更高一个层次,让你摄入到体内的钙没有白吃,可以说缺少了维生素D,补钙效果将大打折扣。


建筑工——维生素K2


如果说钙是砖头,那么维生素K2就是盖房子的人,科学家发现它有预防骨折和骨质疏松的作用,一般存在于奶酪、纳豆等发酵食品中。它进入人体中会激活骨钙素,促进骨矿化,有效提高骨细胞的活性,抑制骨量流失,是钙质代谢的重要物质。如果体内的维生素K2不足,骨密度就会降低,骨折的几率也会增加。


钙的好兄弟——镁元素


钙镁同补,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让骨骼坚硬,如果体内的镁元素不足,不仅关节会疼、变形,牙齿还会松动脱落,所以镁元素不可缺少,平时要多吃坚果、蔬菜、海鲜,有助于补充镁。




预防骨质疏松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:


补充钙元素

摄入足够量的钙剂,帮助构建强健骨骼,保持日后骨骼健康。当绿色蔬菜和其他食物含钙量较少时,应在一日三餐中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,如牛奶、奶制品、虾皮、虾米、鱼(特别是海鱼)、动物骨、芝麻酱、豆类及其制品、蛋类等。同时,根据需要补充适量的钙剂,以满足骨骼需要。若您需要摄入钙剂,请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您的钙剂。



适量补充维生素D

机体要在维生素D的帮助下才能很好地吸收钙。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,比如鸡蛋黄、肝脏、强化奶以及鲭鱼、大马哈鱼、金枪鱼之类的鱼脂肪;在做好防晒的同时,让皮肤多接触阳光,这样可使机体自动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,尽量不用如遮光布或遮阳板等遮阳物。繁忙的现代社会,饮食营养不均衡,户外活动减少,不少人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。请在医生的帮助下,通过血液检查,了解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。



注意其他维生素、矿物质水平与合理营养

均衡饮食,多摄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。不偏食,超高含量的蛋白质、盐(钠)或咖啡因都会引发体骨流失。



加强锻炼

活动筋骨强健骨骼。对于那些喜欢长期卧床或不爱锻炼的人,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。所以,每周需要锻炼至少2.5小时,若能坚持每周锻炼150分钟会更好。尝试让自己每天都拿出些闲暇时间进行锻炼。


建议养成一定的骨骼强健性的运动习惯,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,包括跑跳类的活动可以通过刺激骨骼增加骨密度,但其实现在不管是成年还是未成年,很多人群的运动量都是不够的......


还是趁年轻,多运动吧!


联系方式
联系我们

全国热线:400-803-8379


技术支持:022-23853986


商务合作:18560188525


客服邮箱:48376232@qq.com


官方公众号

在线咨询


公司地址:天津市滨海高新区海泰华科三路1号2号楼11层


邮政编码:300384


官方网站:https://www.51-jiankang.cn


联系地址

微信公众号